泰文怎麼這麼甜?中文翻泰文的語氣轉換挑戰你想不到
作者: 加入時間:2025-07-30 點擊次數:0次!
你是否曾經收到泰國朋友的訊息,裡面滿是「ค่ะ」「นะคะ」「จ๊ะ」這類溫柔語尾,讓你感覺彷彿在被撒糖?這不是錯覺,而是泰語語氣的文化特色之一,也正因為如此,許多企業在進行中文翻泰文的過程中,常常會遇到一個不容易被意識到的問題:語氣轉換。
台灣一家化妝品品牌委託翻譯社將網站翻譯成泰文,客戶原本提供的中文文案語氣相當中性,甚至偏向理性分析,強調功效、成分、科研背景,但當這些內容直接套用在泰文上時,閱讀起來就顯得冷冰冰,與當地消費者慣用的溫柔語感格格不入,對泰國受眾來說,一段有效的行銷話語,應該像是在和你輕聲細語聊天,而不是在跟你上課。
這樣的差異,讓翻譯者必須不只翻譯文字,更要調整說話的方式,例如中文裡常見的「立即購買」、「點我了解更多」,到了泰文如果不加上敬語或柔化詞彙,會顯得太直接、甚至不禮貌,因此會將「立即購買」翻成類似「ลองดูผลิตภัณฑ์ของเราได้นะคะ(歡迎看看我們的產品喔)」這樣的語氣,不僅禮貌,也更貼近當地的行銷語感。
但這也不是說泰文只能甜美輕柔,像在醫療、法律、工程等領域的專業文件裡,語氣就必須嚴謹中性,不能「撒嬌」,這就讓中文翻泰文的挑戰更加複雜:翻譯者必須根據產業、使用場景、目標讀者的年齡與社會地位,靈活調整語氣層次。
聽同業分享過一個很有趣的案子,是幫一位來自中國的 YouTuber 將他的字幕翻成泰文,他在影片裡的語氣很「中式幽默」,常用一些戲謔或吐槽的語氣,這類語氣若原封不動地翻成泰文,反而可能引起困惑,甚至被誤解為不尊重,因此翻譯者會考慮加入泰國本地常用的輕鬆語氣與修飾詞,讓語意達到一樣的效果,但不會讓觀眾感到突兀。
其實語氣翻譯的難度,不在於語言本身,而在於如何讓對方覺得「這就是我會說的話」,也因此,中文翻泰文從來不是對照字典就能完成的工作,它需要的不只是語言知識,更是文化敏感度與語感調校的細膩功夫。
如果你正準備進軍泰國市場、或是與當地客戶溝通,不妨重新審視你手上的翻譯內容:它們讀起來是否自然?是否讓人感受到親切與信任?在這個越來越重視使用者體驗的年代,語氣不只是禮貌,更是品牌形象的延伸,別小看這些語尾與句型,它們可能正是讓你站穩市場的關鍵武器,中文翻泰文的每一句話,都是與文化共舞的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