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on-Fri: 9 am-6 pm
  • (02)25683677
  • 北市新生北路二段129-2號7樓

詳細頁

Home > contact

從佛教詞彙到皇室敬語:中翻泰背後的文化密碼

作者:   加入時間:2025-06-18   點擊次數:0次!

別以為會說一點泰文,就能駕馭中翻泰的工作,特別是在牽涉宗教、禮俗、敬語的文本裡,泰語的細膩程度往往超出中文使用者的預期,中翻泰看似語言交換,實際上處處埋藏文化密碼,從佛教詞彙的專有用法,到對皇室的嚴格敬語系統,這些都是外行人看不見卻極可能踩雷的地方。

 

在泰國,佛教不只是信仰,它早已深植於語言和社會系統中,日常會話中,一句「做功德」,中文說來輕鬆,但泰語要視情境使用 ทำบุญ(tham bun)、ถวายสังฆทาน(thawai sangkha-than)或更進一步的術語,不能混用,尤其當翻譯對象是寺廟活動、佛教文宣、或與出家眾有關的內容,更不能掉以輕心,像「僧侶托缽」不是單純的街邊行為,而是一種修行儀式,翻成 บิณฑบาตร(bin-da-bat)才恰當,若誤用平民行為的語彙,會讓整篇文本顯得不敬。

 

敬語系統則是中翻泰的另一大挑戰,中文使用者對於禮貌用語的敏感度,遠遠追不上泰語使用者,泰國社會講究尊卑、年齡、職位與宗教地位,這些都直接影響句子結構和詞彙選擇,舉例來說,面對王室成員與普通人,連「吃飯」這種基本動詞都不同,你不能把「國王進膳」翻成 กินข้าว(gin khao),那是大不敬,要使用 เสวย(sa-woei),這些變化並非多此一舉,而是泰語對禮儀結構的深層編碼,若翻錯不只是語病,可能直接觸碰文化底線。

 

更特別的是,泰語中的敬語不只是動詞的轉換,而是整句結構、語氣甚至語序的改變,中譯者常因直譯而錯失語氣,比如中文的「請問您貴姓」翻成泰語時,不能只是字面上的 คุณชื่ออะไร,這樣聽起來會像是在對平輩說話,要自然又禮貌,需要變化成 ขอทราบนามสกุลได้ไหมครับ 或根據場景加上敬語詞尾 ขอรับ / คะ / ครับ 等等。

 

再說更細一點,泰國的皇室敬語甚至會有「替換式詞彙」出現,比如「身體」對平民說是 ร่างกาย,但對皇族要用 พระวรกาย;「逝世」一般說 เสียชีวิต,但王族使用 เสด็จสวรรคต,中文裡沒有這種語法結構,翻譯時若沒有事前掌握清楚,容易一語成誤。


33970300_l泰文20250618.jpg文化的密碼也會藏在文本的語境與語氣裡,像中文裡「功德無量」、「福報深厚」這些詞看起來是套語,但在泰語裡若照字翻,很可能變得莫名其妙,甚至產生宗教意涵誤差,這類句子需要根據泰國當地用語習慣去改寫,而不是一一對應,只有了解泰國文化如何理解「善」、「德」、「報應」,才能翻得既自然又有分量。

 

語言翻譯的核心從來不只是字詞對應,中翻泰尤其明顯,因為語言背後承載的是整個文化的運作邏輯,每一個動詞、每一句敬語,都藏著一整套社會價值觀,如果只看表面,很容易誤以為泰語很「好親近」;但越深入,就越會發現每一筆每一劃都藏著敬意與層次,所以如果想讓中翻泰的作品被理解、被尊重,翻譯者就得不斷學會在語言背後拆解文化,真正會翻譯的人,不只掌握兩種語言,而是理解兩個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