搞懂泰文招牌,少被觀光坑!街頭泰語翻譯英語小技巧公開
作者: 加入時間:2025-04-09 點擊次數:0次!
去泰國自由行很方便,吃的玩的也不少,但路邊的泰文招牌總讓人有點慌,很多人都是用猜的,看圖說故事,再搭配Google泰語翻譯英語碰碰運氣,但你知道嗎?這樣很容易誤判情況,輕則繞遠路,重則走進觀光專坑區,價格直接翻倍還不一定品質好。
所以如果想避開這些坑,學會基本的招牌泰語翻譯技巧,其實比你想的簡單,不是要你看得懂一整句,而是要會抓關鍵字,舉個例,看到「แท้」這個字,意思是「真品」,常出現在藥妝或是佛牌招牌上,如果你只看到「ยา」以為是藥店,但沒有「แท้」,很可能是觀光版本,不保證是真貨。
再來,「ปลอดภาษี」這幾個字常見在機場或市中心,意思是「免稅」,但有些地方故意只寫英文「Tax-Free」,中文看起來也像真的,但其實那只是個名字,買東西照樣收你稅,這時如果會對照一下泰文,就能馬上看出端倪。
還有「อาหารตามสั่ง」這組詞,很多人以為是高級套餐,其實它只是「現點現做」的意思,這種地方通常是當地人會去吃的熱炒攤,便宜又好吃,完全不雷,懂這幾個字,旅程直接升級。
另一個小技巧是認出數字,泰文有自己的數字符號,但其實不難記,像「๑」是1,「๒」是2,以此類推到「๙」,當你看到招牌上有一排泰文數字時,別急著跳過,它很可能在告訴你價格、時間或樓層,比方說「๔๙ บาท」就是49泰銖,有些地方的泰文標價其實比英文標價還便宜,會看反而賺到。
在翻譯上,很多街頭標語和菜單都有固定結構,像「...รสเด็ด」意思是「味道厲害的某某」,如果你看到「ก๋วยเตี๋ยวรสเด็ด」,就是主打重口味的粿條店,保證不是清湯掛麵那種,如果翻譯只看到「noodle special taste」會有點模糊,這時翻成「超夠味粿條」或「重口味麵攤」,在英文說明上就貼切多了。
有些觀光區會把招牌硬翻成英文,但味道完全不對,像「ข้าวมันไก่」常被翻成「chicken with rice」,雖然對,但完全沒那種「海南雞飯」的即視感,這種時候如果你是做翻譯或導遊導覽,就要用「Hainanese chicken rice」這種對等詞,把文化背景一併帶出來,才能讓外國人秒懂又有胃口。
當然,如果你只是旅人,也不用全記起來,建議可以把一些關鍵詞做成小抄存在手機,或用手機輸入法打一點拼音「khao man gai」,通常Google就能幫你找出正解,這樣在路上看到看不懂的招牌時,不會再靠運氣,而是靠眼力和技巧。
泰國街頭看似親切,實則暗藏玄機,會一點泰語,不只是加分,而是讓你吃得更道地、買得更實在、少被當肥羊的實用技能,泰語翻譯英語不只是轉換語言,更是一種識破小陷阱的大智慧,旅途中多一點理解,真的能少走很多冤枉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