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位課程在泰國上架,教材中文翻譯泰文怎麼寫才吸引人?
作者: 加入時間:2025-03-12 點擊次數:0次!
越來越多華語數位課程正走向國際市場,而泰國,這個對華語文化充滿興趣的國家,成了許多內容創作者的下一站,不過,把內容從中文翻譯泰文,真的不是複製貼上就能完成的事,要讓泰國學生願意點開課程、買單學習,教材翻譯得夠精準只是基本,關鍵在於語氣自然、內容貼地氣、還要懂行銷。
先說語氣問題,中文教材常用的「本課程將帶領你了解…」「我們將深入探討…」這種講法,照字面翻成泰文會顯得太生硬,泰國學生習慣比較輕鬆的語氣,像「ลองมาเข้าใจกันดูว่า…(一起來了解一下吧)」這種方式,反而更有親切感,學習不該像背課文,翻譯時太過制式會讓整個課程看起來乏味。
再來是例子,很多中文教材會拿中國的時事、人物或生活經驗當例子,像「以小米手機為例」或「你可能也聽過羅永浩」,對泰國學生來說,這些名字不見得有共鳴,不如改成他們熟悉的品牌或在地生活,像「拿 Oppo 或 Samsung 當例子」,瞬間親切感加倍,讓學生一眼看懂內容和生活有關,他們才會有耐心繼續學下去。
還有一個常見問題,是翻譯不注意「情境對應」,中文說「職場競爭激烈」,泰文如果直接翻成「การแข่งขันในที่ทำงานรุนแรง」會讓人誤以為辦公室天天吵架打架,其實更自然的翻法是「ตลาดแรงงานมีการแข่งขันสูง(就業市場競爭激烈)」,這樣才符合泰國人對語意的理解方式,文化背景不同,表達角度自然也不同,這些細節一旦沒處理好,整個教材的專業度就會被打折。
還有個翻譯小陷阱是數位課程中常出現的行動號召句,像中文裡說「立即報名」「現在就開始改變」,泰文若只是翻成「สมัครเลยตอนนี้」可能還不夠有說服力,不如翻得更帶感情一點,例如「เปลี่ยนตัวเองวันนี้ เพื่ออนาคตที่ดีกว่า(從今天改變自己,迎向更好未來)」,不僅呼籲效果更強,也更符合當地語感。
就連標題翻譯也不容小看,原本中文的「從零開始學習程式設計」雖然直白,但翻成泰文如果加一點趣味,例如「เริ่มจากศูนย์ สู่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มอร์มือโปร」會更有吸引力,好標題能提高點閱率,這點在數位內容市場尤其重要。
做中文翻譯泰文的教材,不能只靠語言能力,還得兼顧文化感知、用詞習慣與受眾心理,翻得夠本地化,才能讓人有「這是為我量身打造的」感覺,學起來才不會有距離,畢竟,再優質的知識內容,如果沒用對語言來呈現,也只會被埋沒在琳瑯滿目的課程海裡,翻譯得自然,就是第一步讓泰國市場認識你、喜歡你、願意買單的關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