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on-Fri: 9 am-6 pm
  • (02)25683677
  • 北市新生北路二段129-2號7樓

詳細頁

Home > contact

從0開始學泰文翻譯?你一定要先搞懂這些音調與詞序!

作者:   加入時間:2025-03-05   點擊次數:0次!

很多人開始學泰文時,會先從打招呼、點餐、旅遊對話入門,覺得自己已經能和當地人簡單溝通,但當話題升級到翻譯,就會發現完全是另一回事,尤其當你試圖把中文轉成泰文,或把泰文翻回中文時,音調跟詞序這兩個魔王,泰文翻譯總是讓人崩潰。

 

先來說音調,中文有聲調,泰文也有,但不是四聲這麼簡單,泰文有五個音調:中、高、低、上、下,發錯音調就等於講錯字,像 "maa" 這個發音,換一個音調意思就完全不同,可能是「來」、也可能是「狗」或「馬」,你以為自己翻譯得很順,結果對方滿臉問號,因為你剛說了「狗從你家來了」而不是「我來你家」,這種意外,常常讓新手懷疑人生。

 

除了發音,詞序也是一大挑戰,中文講話靈活,主語省略是常態,譬如「等一下再說」這句話,你心裡知道主詞是你或我,但泰文不能這樣模糊,它得明確標出主語,而且語序基本上是主語 + 動詞 + 受詞,你要說「我明天要去市場」,不能像中文那樣把「明天」放前面,要照順序說「我+去+市場+明天」,不然對方會一頭霧水,不知道你是去市場還是昨天去的。

 

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點,是泰文的敬語和語氣詞,這些東西不像中文一樣看場合變化,它們幾乎是文法的一部分,你翻譯成泰文,卻忘了加上句尾的「ครับ」或「ค่ะ」,聽起來就像沒禮貌,如果你是翻譯一封商業信函或醫療文件,這種小失誤會讓整體專業感大打折扣。


39243779_l泰文20250305.jpg很多中文母語者學泰文時,會忍不住用中文邏輯去套用,結果就是句子硬邦邦不自然,甚至完全翻錯,像中文的「這件事情已經處理好了」,泰文並不會照字面說「這件事情+已經+處理+好」,而會用一整套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說明動作完成與狀態改變,這類概念翻譯時如果不先搞懂泰語的語感,很容易翻出「Google翻譯感」的句子。

 

如果你真心想把泰文翻譯學好,光會詞彙是不夠的,你需要訓練耳朵分辨音調,也要不斷練習拆解句子結構,甚至要養成一種習慣:每當你想翻一句話,就先問自己,這句話如果是泰文會怎麼說?而不是直接一比一替換,從這個角度思考,才會開始抓到語言背後的邏輯。

 

語言學習很像拆解機關,知道機關藏在哪裡,就不會每次都被彈飛,音調和詞序,正是學泰文翻譯時最容易忽略,卻最容易讓你卡關的地方,如果你能先搞懂這兩個重點,後面的文法、詞彙、語氣搭配,就會變得清楚很多,從零開始不難,但不能跳步,翻譯這條路,越是基礎越不能馬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