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on-Fri: 9 am-6 pm
  • (02)25683677
  • 北市新生北路二段129-2號7樓

詳細頁

Home > contact

文化翻譯錯一點,整句話都變調!中翻泰文化誤解排行榜

作者:   加入時間:2025-02-21   點擊次數:0次!

中翻泰,不難,難的是裡面藏的文化習慣,如果只對照字面意思,結果可能不是語意不清,而是整句聽起來超沒禮貌,甚至讓人誤會你在挑釁。

 

先說問候語,中文裡「你吃飽了嗎?」是一種親切、日常的打招呼方式,但你要是直接翻成泰文「คุณกินข้าวหรือยัง」並隨便用在不熟的人身上,會讓人覺得你太熱情甚至干涉私事,泰國人講話注重距離和語氣,不會動不動就問這類與個人行為有關的問題。

 

再來是「加油」,中文的「加油」很萬用,考試、比賽、搬家、甚至感情低潮都能用,但泰語裡如果硬套一句 “สู้ๆ นะ” 到每一個情境,反而會讓人感到不自然,泰國人不太會在陌生或半熟的情境使用這種勉勵式的語句,尤其對長輩或上司,直接講這樣的話反而沒禮貌。

 

還有「我沒事」,中文裡很多時候是用來安慰對方,讓對話順下去,但在泰語中直接說 “ฉันไม่เป็นไร” 聽起來比較像是你真的經歷了什麼災難才說的,不太像是聊天用語,對方反而會覺得緊張或不安。

 

然後是敬語問題,中文「請問」開頭的語句在泰語裡若直接照翻,像是“กรุณา”或“โปรด”這些詞,其實有時反而太正式了,用錯語氣的結果是讓對話變得彆扭或像在寫公文,泰語裡,敬語藏在動詞尾巴的語助詞裡,例如“ครับ”、“ค่ะ”,才是自然且禮貌的表達方式。

 

再來是職場上的誤解地雷,中文裡「沒問題,我可以加班」通常是種表現積極的方式,但在泰國文化中,加班未必是被鼓勵的事,翻譯成 “ฉันสามารถทำงานล่วงเวลาได้” 時,如果說得太直接,可能會讓人覺得你不懂平衡工作與生活,反而成了負面印象。


46140316_l泰文20250221.jpg連「開會」這個詞都可能踩雷,中文習慣講「我們要再開一次會」,強調溝通,但泰國人對於開會這件事態度相對保守,如果翻得太頻繁或太正式,像是 “เราควรประชุมอีกครั้ง” 會讓人有壓迫感,甚至以為事情很嚴重。

 

最後,一句中文裡好意滿滿的「你要加油喔,我相信你」,翻成泰文若處理不當,會像是上對下的命令,這種翻譯問題最容易出現在 APP 介面、遊戲對話、客服文字裡,一不小心,原本想鼓勵對方,結果讓使用者跳出來留言抗議「這句話太無禮了」。

 

所以,文化翻譯不是比誰單字記得多,也不是靠翻譯軟體能搞定的事,它像是社交的橋梁,翻錯的話,語氣整個跑偏,原本要說的善意瞬間變成冷場甚至地雷,懂語言不夠,還得懂文化差異,才翻得自然、翻得進人心,中翻泰,如果沒把文化當作導航,路標看得再清楚,也可能走錯方向。